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浅论新出土墓志对当代篆书创作的启示以陕西明

来源:当代旅游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大唐故杨府君妻何夫人之铭》墓志盖中篆法的技法特征 (一)章法:因势布局,生动活泼,随意所适 《大唐故杨府君妻何夫人之铭》墓志盖篆字通篇浑然一体,布局和谐统一,

一、《大唐故杨府君妻何夫人之铭》墓志盖中篆法的技法特征

(一)章法:因势布局,生动活泼,随意所适

《大唐故杨府君妻何夫人之铭》墓志盖篆字通篇浑然一体,布局和谐统一,自然生动,上下字距大,左右行距较窄,无界格,虽囿于小小志盖之中,但各字的大小、位置各尽字之真态,因势布局,随意所适,每一个字在遵循篆法的同时,尽舒其势,篆法也饶有新意,不同于官方正统篆书的正襟危坐,而是别开生面,结构生动活泼,因字势谋篇布局,12个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通篇志盖潇散烂漫,生机勃勃。这种迥异于正统庙堂法度的章法,最为紧要的内在原因当是来源于结字的自适与勃勃生机。

(二)结字:烂漫多姿,收放有度,巧拙并施

《大唐故杨府君妻何夫人之铭》志盖中结字不拘常态,跟同时代其他常见篆书相比,其结字更加烂漫多姿,字形稍显宽扁。墓志盖中篆字字形结构的收放、偃仰、宽窄变化明显且不突兀,如“故”字结构左高右低,左边上放下收,右边上收下放;杨”“何”二字左窄右宽,左边又是上收下放的形态,右边又有内紧外松的对比关系;“杨”“君”“何”“之”等字字形结构布局安排精巧灵动,而“府”“故”“铭”等字布置拙朴大气。

整体来看《大唐故杨府君妻何夫人之铭》的字形较为独特,一些部件的处理不同常规,例如“口”部,“君”中都处理为形,别具风格,富有设计装饰意味。如“何”“唐”“故”中将“口”处理为。结字的随意性是烂漫多姿的条件之一。

(三)用笔活泛不拘,藏露互现,方圆使转自由

《大唐故杨府君妻何夫人之铭》墓志盖中篆字的笔法灵动自然,活泛不拘,起、收笔的圆笔、尖笔书写自然不刻意,藏锋、露锋互为补充,尤其是“杨”字左边木字旁上部两短竖的书写极为自然灵动,还有“妻”字上部两短竖轻巧俏皮,形态又与“妻”字此种部件有区别,做到和而不同。线条书写中方圆使转自由,如“君”字上下分别为梯形、三角形的方折线条衔接,而中间为左右两条圆转线条分布左右,形成方圆兼备形态。

《大唐故杨府君妻何夫人之铭》墓志盖中“人”的用笔是以圆转为主,并且体式圆中带方,行笔路径自然简洁,没有过多的绕笔、回笔行迹,而以简洁随意为胜,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就名列“自然”为一种美,“俱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不仅如此,在书体的大发展趋势中,自然简约之美已经成为一种为历代所接受的审美取向,例如蔡邕在《九势》中就有赞美书法自然简约的论述曰:“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书法源于自然,书法形态本就是一种自然形态,书写时也应自然、不刻意,也正如苏轼书论中所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

《大唐故杨府君妻何夫人之铭》篆额用笔有两点鲜明特征:(1)笔画多曲,用笔活泛不拘,主要表现在笔画多曲。(2)用笔出现楷书特征的笔画。例如“故”字左上、右上两处横画的收笔、“何”字右上长横的收笔。这种夹杂楷书,甚至隶书的篆法因志而异,并未成结习,这也是它们的生机所在。

二、《大唐故杨府君妻何夫人之铭》篆盖对当代篆书创作的启示

这个墓志篆额对我们的创作在几个方面都具有启发性。例如楷书特征笔画的借鉴,当代刘彦湖篆书便融合楷法。例如篆盖中的自然曲线、因势布局、因笔势生结体等都可效法,并且这种做法将即时的心智情感诉诸笔下的结果,这种生动活泼的,神采奕奕的点画使转、揖让开合,都将成为呈现烂漫多姿的推动力。这种随意所适的行笔布势不在于一笔一画的工拙,而在于整体的自然生动,这也是书法艺术生命力的滋生沃壤,当然也包括正体中的篆书。

杨国栋在《当代展览中篆书『师法』与『错字』问题探究——以『全国第三届篆书作品展』为例》一文中便提出对当代展览篆书师法取向的几点建议中提到一点:拓展汉篆的师法视野,同样道理,我认为唐代墓志的篆盖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取法对象。从当代历届篆书展中可以大致看出书法家们对篆书的取法主要集中在金文与清篆、甲骨文、秦诏版和汉篆,当然也有师法今人的嫌疑。关于师法今人利弊暂且不论,师法同时代的人古已有之,成功失败的人都有,成为大家的例如徐三庚(1826-1890)取法同时代的吴让之(1799-1870),也无妨徐三庚成为一代篆书大家,另外,黄庭坚(1045-1108)取法苏轼(1037-1101),柳公权(778-865)取法颜真卿(709-785),也都各自成家。同样是取法也有师法、师迹、师心之别,或许当今取法当代名家的人多师迹而乏师法之层,这是取法的低级层次而已。作为被取法的对象而言,他们是无辜的,无论今人还是古人,总不能学欧柳楷书难出而责备欧柳。

文章来源:《当代旅游》 网址: http://www.ddlyzz.cn/qikandaodu/2021/0225/826.html



上一篇:清流相伴岁月静好我与当代电力文化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代旅游投稿 | 当代旅游编辑部| 当代旅游版面费 | 当代旅游论文发表 | 当代旅游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旅游》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