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旅游》栏目设置[05/28]
- · 《当代旅游》收稿方向[05/28]
- · 《当代旅游》投稿方式[05/28]
- · 《当代旅游》征稿要求[05/28]
- · 《当代旅游》刊物宗旨[05/28]
当代著名书法家弓彦涛书法作品欣赏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弓彦涛,山西蒲县人, 1954 年生,原在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工作,在教育战线工作 28 年,后调往临汾市旅游局工作。自幼酷爱书画,博览历代名家法帖,长于研修,在创作工程中汲取前人
弓彦涛,山西蒲县人,1954年生,原在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工作,在教育战线工作28年,后调往临汾市旅游局工作。自幼酷爱书画,博览历代名家法帖,长于研修,在创作工程中汲取前人的经验和艺术精华,师古不泥古,大胆创新,追求完美,经过反复锤炼,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书法风格。其作品雍容大气、古朴隽永、气势磅礴,意蕴悠长,颇受大众乃至国际友人的喜爱和青睐。具备较高艺术价值。
多年前曾参加“第四届欧阳询奖”全国书画大赛;“纪念康有为逝世八十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井冈山胜利会师80周年”等全国书画大赛,地方各种书展均获金奖,获“中新杯”国际书法大赛特邀奖第一名,作品获国际优秀论文证书,被授予“中国当代百名爱国书画家”,授予“中国当代书画艺术领军人物”光荣称号。尤其近十年沉浸于书海,全身心地研习书法,创作诗词,不浮不躁,脱离外界烦扰,不为歪风所动,不为金钱迷茫,践行一个执著,公公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弓彦涛对书法的兴趣和爱好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多半辈子与书写结下不解之缘,尤其是近些年来,他练字或为朋友书写书法作品,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时一写就是十多个小时。前几年,他在外地陪妻子看病,总是带着书写工具,在旅馆里,只要有闲工夫,他就拿出笔墨、宣纸,练字。他说:一年得用掉一万多块钱的宣纸。
弓彦涛练字,五体兼顾,尤对大篆小篆更加用功。在江湖之风影响书坛的浮躁氛围中,弓彦涛不为所动,仍心静如水,从不随波逐流,更不撰写丑怪之字,真可谓世事沧桑心事定。他把功夫用在学书法、博览研读历代名家名贴上,博采众长,吸收各种经典书帖的神韵。他经受住“浮躁”的诱惑,在苦学苦读苦临的基础上,继承传统,师古不泥,逐渐有了自己的元素,有了自己的创意,有了自己的笔墨。他对深奥的小篆情有独钟,在小篆上下了大功夫,耗费了大心血。
《弓彦涛书法集》是当代书坛首屈一指的人物欧阳中石的题词。此乃弓彦涛诗集一百首小篆。甭瞧是当代书坛欧阳中石题的词,世人很少有人见过这本书。在书山书海之中,这本以小篆体写成的诗集,收录的大部分是弓彦涛自己原创的诗。他有感而发写出的诗,是他多年来经历过的事情,是有着切肤之痛的心理历程的真实写照,能品读到这种直面人生,感悟人生真谛,不粉饰现实的诗句,是读者的一种幸运。在浮躁的氛围中能静下心来捧读原汁原味的朴实无华的诗句的人,越来越少了,更何况这本不怎么起眼的诗集,在书山书海之中淹没着。现如今附庸风雅的人挺多,他们向书法家求字。他们压根儿也体验不到书法家的字,是心血的结晶。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劳动成果。看似简单,实为艰难。弓彦涛深谙书法字、临帖、研读书法艺术、十年寒窗苦,坐冷板凳的孤独和寂寞的滋味,深谙“成功是熬出来的”苦滋味。这是不从事书法创作之人所体验不到的。
他在一首小诗中写道:“讨字不知作者难,纸墨笔砚需用钱。”他一针见血指出了“作者难”的心境,指出换来“纸墨笔砚”的市场交换的情况。他巧妙地用了一个“讨”字,有人用“求”字。他明确刻画出,向他要书法作品的人的身份和位置。著名画家陈少梅生前书作颇有名气。当年秋瑾很想找他要一副书作,她在一篇小文中写道:“索书难”意思是“找陈少梅要书画作品挺难。
文章来源:《当代旅游》 网址: http://www.ddlyzz.cn/zonghexinwen/2020/1028/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