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当代愚公打井记:山东108级台阶“螺旋老井”成

来源:当代旅游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洋洋 解强民 仪首歌 新泰报道 老井润群山,精神撼天下。 在山东新泰市龙廷镇掌平洼村,一口“神奇”罕见的螺旋井最近又成为“网红”。 从高空俯瞰,这口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洋洋 解强民 仪首歌 新泰报道

老井润群山,精神撼天下。

在山东新泰市龙廷镇掌平洼村,一口“神奇”罕见的螺旋井最近又成为“网红”。

从高空俯瞰,这口水井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通往地下。古井之中,一条石雕巨龙,俯首向下。沿着古井,108级台阶随井壁盘旋而下,通往清幽深邃的井底。

如此巨大的工程,足以见得当年修建之时,耗费的人力、物力多令人震撼。

50多年前,在山东这个偏僻小山村,全村人耗费10年,靠一锤、一钎和双手,在布满石头的贫瘠山间,凿石穿山,开挖出了全国罕见的——巨型螺旋井。

这样一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是如何在20世纪60年代的艰苦岁月里,挖出来这样震撼人心的工程?为什么掌平洼村民愿意耗费10年时间来打一口井?为何一口古井在如今的网络中又重新“走红”?

2021年3月,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赶往新泰,探秘“螺旋古井”背后的故事,和这个村庄所传承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老井精神”。

新泰掌平洼村螺旋井

缺水村、“光棍村”

“吆——嗨!”

初春三月,小山村的杏花待开,数十游人慕名而来,一睹古井真容。

站在古井边,仿佛仍听到一声声打井的号子从55年前穿越而来。

众人站上井沿栏杆上,见一条蟠龙俯瞰深水,井身四壁镶嵌着108级石阶,石阶盘旋而下,向深水中延伸。

这口螺旋井造型奇特、规模惊人,井深达28米、上口直径超过9米,如同一座倒立于地下的九层高塔,令人惊叹。

而随打井号子响起的,还有村民们当年缺水的叹息。

为什么掌洼村民愿意耗费10年时间来打一口井?

这源于一段掌平洼人至今仍不忍回望的贫苦往事。

“俺们村就是因为缺水太穷!实在缺水缺怕了!”回忆起过去,今年87岁的郑寿元仍感慨,掌平洼村山上土地贫瘠,土层薄,村里几乎没有水源,水贵如油,只能靠天等雨吃饭。

“没有水就没收成,俺爷爷那辈儿日子穷,村里还有人出去要饭吃。”据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刘柱元回忆,每逢天旱,水源干枯,村民辛苦一年种的庄稼往往是颗粒无收,喝不上水,吃不上饭,生活极其贫困。

令多位老人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年村里大旱,大家翻山越岭轮流去挑水,家里水不够吃,村里的孩子们无法洗澡,洗脸洗手的次数也少,一个个看着脏乎乎的。

缺水甚至影响了掌平洼人的终身大事,缺水、石头多、光棍多成了这个村子的撕不掉的标签。

“因为极度缺水,村子当时有30多个光棍,老一辈人都说,当时5年没有一个姑娘肯嫁到掌平洼村。”谈起过去缺水的日子,掌平洼村村民刘杜福忍不住摇头叹息。

水“金贵”到什么程度呢?77岁的老人刘兆田回忆,当时村民给果树浇水时,要先挖一个坑,把水倒在坑里,再盖上东西遮住,防止好不容易弄来的水被太阳烤干。

令村民难忘的还有一件事,有一年村里实在缺水,村里组织人出去拉水灌溉。一位老太太嘴巴干的裂缝,渴得实在受不了,颤巍巍站着守在村口守了大半天,等着拉水的队伍回来第一时间“讨口水喝”。拉水的村民看到老太太苦等,赶紧给她舀水喝,老太太一口气喝了三大瓢水,看得现场的人直掉眼泪。

这些故事深深的留在了掌平洼村人的记忆中,也成了掌平洼人心中的痛。

开山挖井!

“开山!挖井!愚公能移山,咱掌平洼人为啥不能挖井?”掌平洼村党支部书记刘方军回忆说,缺水给村子太来了太多苦难,1966年,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韩慎元挑头,召集村民一起商量打井。

“没有一个人反对,大伙都想打一口好井,这样就不愁喝水和浇地了。”作为当年的打井亲历者,刘兆田老人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仍记忆犹新。

“谁来承担打井的任务呢?他们选了我家二哥带人干。”刘兆田回忆,最终韩慎元点了29岁党支部副书记刘兆友的将。

他们请来了县里的水利专家帮忙勘察,定下了挖井的位置。

“宁愿少活20年,也要打出一口井,让老少爷们吃上水!”刘兆田回忆,从那开始,村干部带领九个生产队凑起来的青壮年劳力近50人,发出了的豪迈誓言,开始自制和筹集挖井工具,准备挖井。

1966年初,一声嘹亮的号声打破了掌平洼的宁静,打井工程正式动工。

一位住在老井附近的老人回忆说,当年他年龄小,仅不到10岁,但当年的场景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当时俺家没有院墙,挖开的井口很大,一直开到俺家院子里,旁边支着烧得通红的铁匠炉,用来烧制挖井工具。”

文章来源:《当代旅游》 网址: http://www.ddlyzz.cn/zonghexinwen/2021/0314/961.html



上一篇:“齐家文化与当代玉文化对话展”在同济大学开
下一篇:当代法院人加班图鉴:每一盏灯,都为“案结事

当代旅游投稿 | 当代旅游编辑部| 当代旅游版面费 | 当代旅游论文发表 | 当代旅游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旅游》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