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旅游》栏目设置[05/28]
- · 《当代旅游》收稿方向[05/28]
- · 《当代旅游》投稿方式[05/28]
- · 《当代旅游》征稿要求[05/28]
- · 《当代旅游》刊物宗旨[05/28]
当代愚公打井记:山东108级台阶“螺旋老井”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洋洋 解强民 仪首歌 新泰报道 老井润群山,精神撼天下。 在山东新泰市龙廷镇掌平洼村,一口“神奇”罕见的螺旋井最近又成为“网红”。 从高空俯瞰,这口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洋洋 解强民 仪首歌 新泰报道
老井润群山,精神撼天下。
在山东新泰市龙廷镇掌平洼村,一口“神奇”罕见的螺旋井最近又成为“网红”。
从高空俯瞰,这口水井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通往地下。古井之中,一条石雕巨龙,俯首向下。沿着古井,108级台阶随井壁盘旋而下,通往清幽深邃的井底。
如此巨大的工程,足以见得当年修建之时,耗费的人力、物力多令人震撼。
50多年前,在山东这个偏僻小山村,全村人耗费10年,靠一锤、一钎和双手,在布满石头的贫瘠山间,凿石穿山,开挖出了全国罕见的——巨型螺旋井。
这样一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是如何在20世纪60年代的艰苦岁月里,挖出来这样震撼人心的工程?为什么掌平洼村民愿意耗费10年时间来打一口井?为何一口古井在如今的网络中又重新“走红”?
2021年3月,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赶往新泰,探秘“螺旋古井”背后的故事,和这个村庄所传承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老井精神”。
新泰掌平洼村螺旋井
缺水村、“光棍村”
“吆——嗨!”
初春三月,小山村的杏花待开,数十游人慕名而来,一睹古井真容。
站在古井边,仿佛仍听到一声声打井的号子从55年前穿越而来。
众人站上井沿栏杆上,见一条蟠龙俯瞰深水,井身四壁镶嵌着108级石阶,石阶盘旋而下,向深水中延伸。
这口螺旋井造型奇特、规模惊人,井深达28米、上口直径超过9米,如同一座倒立于地下的九层高塔,令人惊叹。
而随打井号子响起的,还有村民们当年缺水的叹息。
为什么掌洼村民愿意耗费10年时间来打一口井?
这源于一段掌平洼人至今仍不忍回望的贫苦往事。
“俺们村就是因为缺水太穷!实在缺水缺怕了!”回忆起过去,今年87岁的郑寿元仍感慨,掌平洼村山上土地贫瘠,土层薄,村里几乎没有水源,水贵如油,只能靠天等雨吃饭。
“没有水就没收成,俺爷爷那辈儿日子穷,村里还有人出去要饭吃。”据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刘柱元回忆,每逢天旱,水源干枯,村民辛苦一年种的庄稼往往是颗粒无收,喝不上水,吃不上饭,生活极其贫困。
令多位老人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年村里大旱,大家翻山越岭轮流去挑水,家里水不够吃,村里的孩子们无法洗澡,洗脸洗手的次数也少,一个个看着脏乎乎的。
缺水甚至影响了掌平洼人的终身大事,缺水、石头多、光棍多成了这个村子的撕不掉的标签。
“因为极度缺水,村子当时有30多个光棍,老一辈人都说,当时5年没有一个姑娘肯嫁到掌平洼村。”谈起过去缺水的日子,掌平洼村村民刘杜福忍不住摇头叹息。
水“金贵”到什么程度呢?77岁的老人刘兆田回忆,当时村民给果树浇水时,要先挖一个坑,把水倒在坑里,再盖上东西遮住,防止好不容易弄来的水被太阳烤干。
令村民难忘的还有一件事,有一年村里实在缺水,村里组织人出去拉水灌溉。一位老太太嘴巴干的裂缝,渴得实在受不了,颤巍巍站着守在村口守了大半天,等着拉水的队伍回来第一时间“讨口水喝”。拉水的村民看到老太太苦等,赶紧给她舀水喝,老太太一口气喝了三大瓢水,看得现场的人直掉眼泪。
这些故事深深的留在了掌平洼村人的记忆中,也成了掌平洼人心中的痛。
开山挖井!
“开山!挖井!愚公能移山,咱掌平洼人为啥不能挖井?”掌平洼村党支部书记刘方军回忆说,缺水给村子太来了太多苦难,1966年,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韩慎元挑头,召集村民一起商量打井。
“没有一个人反对,大伙都想打一口好井,这样就不愁喝水和浇地了。”作为当年的打井亲历者,刘兆田老人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仍记忆犹新。
“谁来承担打井的任务呢?他们选了我家二哥带人干。”刘兆田回忆,最终韩慎元点了29岁党支部副书记刘兆友的将。
他们请来了县里的水利专家帮忙勘察,定下了挖井的位置。
“宁愿少活20年,也要打出一口井,让老少爷们吃上水!”刘兆田回忆,从那开始,村干部带领九个生产队凑起来的青壮年劳力近50人,发出了的豪迈誓言,开始自制和筹集挖井工具,准备挖井。
1966年初,一声嘹亮的号声打破了掌平洼的宁静,打井工程正式动工。
一位住在老井附近的老人回忆说,当年他年龄小,仅不到10岁,但当年的场景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当时俺家没有院墙,挖开的井口很大,一直开到俺家院子里,旁边支着烧得通红的铁匠炉,用来烧制挖井工具。”
文章来源:《当代旅游》 网址: http://www.ddlyzz.cn/zonghexinwen/2021/0314/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