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旅游》栏目设置[05/28]
- · 《当代旅游》收稿方向[05/28]
- · 《当代旅游》投稿方式[05/28]
- · 《当代旅游》征稿要求[05/28]
- · 《当代旅游》刊物宗旨[05/28]
展讯丨第二届西安山水邀请展--王绍强的当代艺术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自然的双重性 --第二届西安山水邀请展 王绍强 ARTIST&ARTISTIC WORK 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王绍强,艺术家,教育家。1968年生于广东汕头。现任广东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
自然的双重性 --第二届西安山水邀请展
王绍强
ARTIST&ARTISTIC WORK
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王绍强,艺术家,教育家。1968年生于广东汕头。现任广东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高等学校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委员、策展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美术馆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院长。
十二辰系列 98×90cm×12 纸本水墨 2021
参与策划广东百年美术大展,是2017广州影像三年展,第六届广州三年展的总策划与文献展策展人。2008年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009年入选广东省“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2013年被评为广州美术学院教学名师,2017入选“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艺术权力榜”上榜人物,被评为《国家美术》风云人物。现生活工作于广州。
观今宜鉴古--王绍强的当代艺术观察与践行
文 / 吴洪亮
王绍强在定位艺术身份时,首先把自己放到一个“观察者”的位置,观察的重要性在于,它能让人获得当前最客观的信息,及时质疑和修正从前固有的“常识”。虽然同样以水墨媒材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但是由于生活情境的差异,当代艺术家无法与古代使用水墨的文人画家共享同样的视野,他熟知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图像世界与文人画时代思维方式之间巨大的差异。如果从接受的角度来观察山水画,它能轻易感动哪怕不懂笔墨的人,核心在于诱发了人们关于自然山川的共情,但是在现代城市生活中,这种共情的基础正在逐渐削弱。
卑羽 180×96cm×4 纸本水墨 2020
当代艺术的妙处,在于可以用多重身份和视角去研究世界,再以艺术家的身份和视角去阐释生成,这种阐释和生产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王绍强找到的方式就是山水地图。基于对中西方艺术发展的理解,对当下艺术生态的观察,用今天的知识结构重新认识和选择传统文化资源,王绍强推演出一套自己的创作方法论:他循着抽象形态这个古今中西共通的元素,回溯到中华文明最初的几何图像系统“河图、洛书”,进而将“地图”的概念引入传统山水。河图洛书指向的八卦九畴,抛开它们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被赋予的复杂内涵,我想这些图像之所以被创造,与最初的先民建立理解世界的模型有关,与他们试图理解看起来复杂无序的外部世界,并管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密不可分。而在创作手法上,王绍强规划出了一整个非常具有智慧的程序。
道上之十三 23×34cm 纸本水墨 2020
他想做研究,又想做管理,还要做创作,所以他需要找到“七寸”的位置,在最有效的节点发力,找到让零碎的时间变得能够延续的方式。他不沿袭传统文人的价值,又解构了笔墨,古典山水形象作为资源被纳入到他的创作中。但同时他也扩展了“后山水”的表达范式,王绍强山水地图式的作品中,有文人画的迁移想象,也带着自然地理的记录性,作为“图”和“地”的山石和坐标网络,在视觉形式上也给山水意象带来了更加宏阔的视觉空间--坐标网络的存在让人联想起俯瞰的卫星地图,那些或像太湖石、或像山峦瀑布的抽象形态跃跃欲试,仿佛要挣脱立面的观看,将视角拉伸到万里高空。
十二辰系列之一 98×90cm 纸本水墨 2021
十二辰系列之三 98×90cm 纸本水墨 2021
紫云末之四 133×133cm 纸本水墨 2020
春山之三 123×123cm 纸本水墨 2021
文章来源:《当代旅游》 网址: http://www.ddlyzz.cn/zonghexinwen/2021/0519/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