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脚踏实地才是当代青年实现价值的“良策”

来源:当代旅游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今天的中国,属于挑灯夜战的莘莘学子,属于孜孜不倦的科研工作者,属于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属于每一个走在奋斗路上的追梦人。 文化之音响彻华夏。当今世界,在多元化的国

今天的中国,属于挑灯夜战的莘莘学子,属于孜孜不倦的科研工作者,属于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属于每一个走在奋斗路上的追梦人。

文化之音响彻华夏。当今世界,在多元化的国际竞争和挑战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文化面临着“传统文化无人传承之困”和“文化难以走入乡村之困”。“三下乡”落实后,不少学校组织学生走入乡村,了解非遗文化历史,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一些青年人自发排演传统文化表演,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有团队利用新媒体技术把民族服饰、民居文化等带到大众眼前,助力文化传承。一方面,在青年群体的努力下,传统文化切实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推广;另一方面,在“三下乡”活动的推动下,丰富的文化走进了乡村“千万家”,满足了更多国民的精神需求。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致敬前行者,致敬后来者。

教育之风吹遍“九州”。回顾25年“三下乡”,教育是一个必须提及的话题。过去在一些贫困地区,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三下乡”落实后,有人加入援疆教师队收获了一群“新疆儿女”,有人带领队员在泾县连续6年接力支教,有人在河溪大山中找到教育的意义……对国家而言,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能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水平;对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教育是走出“大山”的推力。很多走入乡村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年轻人,如今已然青春不再,但漫长的坚持却换来了更多学生的光明未来,换来了中国发展的不竭动力。

今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同学们开启“纵江淮沃野 赴农科之约”活动,前往合肥市肥东县张集乡开展调研活动。年龄不到20岁的团队成员走进乡村,走访“种植大户”张道平,参观了农业生产企业的稻米烘干全流程,向肥东县驷马山电灌工程师学习水渠等站内设备及其运作方法。走出教室,接触农业实践,没有那么轻松,但在团队成员看来,却是用实践行动践行“报国兴农”的初心和使命。

科技之光照耀未来。青年是科技的未来,在乡村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青年人一直在发挥重要作用。从大学生推动“乡村大脑”的研发,到农村“智慧养老”模式的形成,一次次科学技术的“传帮带”在乡村的使用,极大便捷村民的生活,激发了农业创新活力,按下了乡村振兴的“加速键”。

每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茫,但汇聚起来却能形成推动中国科技、文化、卫生等多方面全面提升的重要力量。当代青年应该把视线聚焦在具象的目标上,脚踏实地,行稳致远,终能“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工作者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不少青年人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主力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人正在加快脚步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担。

其实,像这样的大学生“三下乡”队伍还有很多。从1996年《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下达至今,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走入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扎根基层,用近25年时间创造“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勤奋和汗水在村庄和田野书写着伟大的篇章。

文章来源:《当代旅游》 网址: http://www.ddlyzz.cn/zonghexinwen/2022/0906/2158.html



上一篇:“散之风神·首届中国书法学术提名双年展”开幕
下一篇:2022年“中国旅游文化周”在澳开启美丽中国之旅

当代旅游投稿 | 当代旅游编辑部| 当代旅游版面费 | 当代旅游论文发表 | 当代旅游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旅游》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